第112章 首场_知否笑长歌
笔趣阁 > 知否笑长歌 > 第112章 首场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12章 首场

  第112章首场

  这日一早,一家起名为千古风月的茶楼开业了。

  门口左侧立了一块宣传木牌,上面刻着一首词。

  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。

  是非成败转头空。

  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。

  白发渔樵江渚上,惯看秋月春风。

  一壶浊酒喜相逢。

  古今多少事,都付笑谈中。

  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,写着新话本《三国演义》于五月初八正式开讲。

  新店开业,连续三天茶水免费。

  “铛铛铛!”

  两个伙计各拿着一面锣,再街道上敲了起来。一边敲一边吆喝道:“新店开业,头天茶水免费,走过路过不要错过!”

  爱看热闹是国人的本性,这一点即便在古代都通用。

  更何况伙计喊的还是免费,过往的行人听到后纷纷停下脚步靠了过来。

  不一会,店铺门口就围了许多人。

  两个伙计一个把宣传板上的词大声读了一遍,一个开始介绍新话本。

  “是不是茶水真免费?没有别的要求吧?”

  “是啊,别到时候喝了又找我们要钱。”

  路过的多是平民百姓,文化程度不高,这首词写的虽然大气磅礴,他们却没有多大的感觉。

  更吸引他们的还是免费这两个字。

  后世各种营销手段层出不穷,免费这个概念早就被玩烂了。

  即便如此,只要听到有免费的东西,还是能吸引一大堆人。

  那些免费给鸡蛋的,能吸引一大队大爷大妈天不亮就去排队。

  古代又没有那么多营销手段,对于免费,百姓们多数还是抱着怀疑的态度。

  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。

  两个伙计不断解释,一在保证绝对免费,没有任何要求,才有不少人将信将疑的走了进去。

  二楼的李安站在窗户前,看到这一幕,笑道:“马上要开讲了,咱们先下去找个位置坐下吧。”

  没错,这间茶楼正是李安开的,经过几天准备,已经正式开业了。

  盛长柏和顾廷烨还有齐衡得知他茶楼开业,专门过来给他捧场。

  “子谦兄,那首词真是你写的?”齐衡到现在还有些难以置信。

  这首词慷慨悲壮的同时,有给人一种荡气回肠之感,意味无穷。

  他实在不敢相信这样一首词,是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少年所写。

  李安心里苦笑,他原本想为《三国演义》想一首定场诗的。

  然而原本三国演义的定场诗他根本不记得了,想来想去就选择了这首词。

  毕竟这首词真的很契合《三国演义》,不然后世的电视剧也不会用这首词作为主题曲。

  “没错,我很喜欢看史书,这首词是我看史书时有感而发的。”李安胡扯道。

  好在这是一首怀古词,说是他写的,也没人能揭穿。

  见齐衡还想说什么,李安连忙开口道:“你们不是好奇《三国演义》这个话本么,底下马上就开始说了,咱们先下午听书,回头再说。”

  “对对对,子谦把《三国演义》吹的神乎其神,我倒要看看有没有这么吸引人。”顾廷烨说道。

  齐衡见状也不好多说了。

  李安连忙带着三人来到一楼大堂。

  此时一楼大堂的正中,有个说书台,四周拜访了二十多张方桌。

  在伙计的引领下,有大半已经坐上了人。

  李安领着盛长柏他们几个坐下,招来一个小二,让他上些茶水点心过来。

  不一会,大堂的位置就坐满了,甚至门口还站了许多看热闹的人。

  这些客人都是奔着免费茶水过来准备白嫖的,除了少数几个要了点瓜子,其余人都只要了茶水,还一在询问是不是免费。

  顾廷烨看到这一幕,笑道:“子谦,看样子你这茶楼赚不到钱,我就说把扬州一家盐庄给伱家经营,这样你就不用为钱发愁了。”

  之前听说李安要开个茶楼,顾廷烨就提过把扬州的一家盐庄交给李安家里经营,却被李安拒绝了。

  当然了并不是免费给,只是交给李安家家里经营罢了。

  即便如此,一年轻轻松松都能赚个数千两。

  倒不是顾廷烨小气,舍不得给汴京这边的盐庄。

  大宋的盐是官营的,盐商需要交钱从朝廷这买盐引,然后再去各地的盐矿盐井提盐。

  商人拿到盐后,也不是想到哪里卖就去哪里卖,只能在划分的地域卖。

  白家是盐商,划分的区域就在扬州及所属的县。

  虽然顾廷烨不是白给的,但是实际上和白给也没什么不同,李安哪里肯要。

  李安闻言自信道:“现在只不过刚开始罢了,等后面你就知道了。”

  刚开始几天他根本没有打算赚钱,茶楼最主要的还是靠说书来吸引客人,等《三国演义》讲个几天,吸引来客人还怕赚不到钱么。

  “看来子谦对自己写的话本很自信啊。不过庄学究这几日就该抵达汴京了,到时候便要上课了,子谦千万别耽误了学业。”盛长柏提醒道。

  “呵呵,放心吧,这个话本,我都是平常练字写的,不会耽误的。”李安笑道。

  说话间,一个三十来岁,身材消瘦的中年男子,来到说书台上坐下,拿起桌子上的醒木一敲,原本嘈杂的大堂瞬间安静下来。

  中年男子清了清嗓子,开口说道:“《三国演义》第一回:宴桃园豪杰三结义,斩黄巾英雄首立功。”

  “话说天下大事分久必合,合久必分。周末七国纷争,并入于秦…”

  声音磁性,语气浑厚,语调激昂顿挫,可是一个说书人必备的条件。

  中年男子是李安仔细挑选出来的,这些方面都十分不错。

  《三国演义》的故事第一次出现,不仅故事新颖,故事本身也引人入胜。

  没一会,所有人都听入迷了,整个大堂只有中年男子的声音在回荡。

  “咣!”

  大约半个时辰,醒目咣的一声拍在桌上,将众人的思绪拉扯了回来。

  “欲知后事如何,且听下回分解。”

  “继续说啊,那袁绍死没死啊。”

  “是啊,那董卓到底废没废掉天子啊。”

  一听说没了,那些听的入迷的客人瞬间不干了。

  伙计们连忙上前安抚,不少客人才骂骂咧咧的离开。

  中年男子下台后,又换了一个微胖的男子上去继续说。

  不过这次说的就不是三国了,而是汴京那些老话本了。

  等中年男子歇息一会后,会继续上来讲,不过这次就是重复之前的了。

  毕竟三国演义总共才一百二十回,总不能几天就说完了吧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cclpr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cclpr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